;&esp;实际上,“忠”字对先帝那疑心奇重的人来说,已是高的不能再高的嘉奖;
&esp;&esp;至于“瑞”字,则应着那道神秘的天雷。
&esp;&esp;——可以说,先帝对他这“大逆不道、自作主张、迫不得已”的临场发挥,实是满意的不得了。
&esp;&esp;只是限于对前朝天子下黑手这事实在不太光彩,这才赏的这么弯弯绕绕。
&esp;&esp;这位未来国丈的福气似乎没有尽头。
&esp;&esp;两年后杨琼入宫,五年后诞下皇子封为贵妃。
&esp;&esp;过了近二十年——这一次他没能见到——他的外孙,先帝的七皇子竟继承大统,将母亲追为太后。
&esp;&esp;第二代忠瑞侯杨戎生摇身一变,做了国丈。
&esp;&esp;本是大喜的事情,杨府上下却没人笑得出来,原因都在这一个“追”字上。
&esp;&esp;——那个敢睁目看大刑现场的小姑娘,竟是个痴情种。
&esp;&esp;十九年后她抛下临身的荣华富贵,呕着血随先帝一同去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传闻杨琼入宫时,先帝问起当年卜卦的事,以开玩笑似的语气要她算一算国运。
&esp;&esp;杨琼低眉,平顺地答道:
&esp;&esp;“良禽择木而栖。杨家本应是臣女的姐姐入宫。”
&esp;&esp;“可臣女挂怀旧事,倾慕之心日炽,借着重提少时之事终于令父亲改了人选。”
&esp;&esp;“……既已入宫,从今后只愿一心侍奉陛下,再不去碰那些东西了。”